别再用饮料瓶装东西了 健康隐患真的不小!
在我们生活中,塑料制品可以说随处可见。小到各种瓶瓶罐罐,大到家具、建材,随便站起来走一圈,就能找到不下十种塑料制品。
在塑料制品上,我们一般都能找到一个三角箭头的标志,三角中的塑料从1~7不等,代表的是它们的原料树脂的规格。
这种材料轻巧、无异味,化学性能稳定,气密性强,可直接用于食品包装,是应用最广的饮料包装材料。
如果重复使用,或更换盛放的东西,或在不适合的条件下存放,很可能会引起本来安全的塑料瓶变得不安全。
饮料瓶、矿泉水瓶等在设计生产时主要是针对水、碳酸饮料、果汁、茶饮等液体,如果让它来盛装其他液体,可能会因为液体性质的变化而让有毒物质释放变快、变多。
PET不耐高温,不能用于盛装超过70度的食物或热水。如果盛装过热食品就会形变,同时会迁移出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。
我们知道瓶装水/饮料都有一个保质期,这个保质期除了是饮品本身风味、品质保存的极限,其实还是塑料瓶本身的保质期。因为PET本身也会因长时间使用而老化,因此导致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迁移量增加。
饮料瓶、矿泉水瓶等PET塑料瓶,在使用的过程中迁出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,可大致分为两类:
锑具有生物毒性,可通过皮肤、消化道等路径进入人体,对皮肤、心脏、肝脏、肾脏等组织或器官造成损害。
为了增加PET的耐用性、强度等,通常在制作的步骤中会加入以邻苯二甲酸酯(PAEs)为代表的塑化剂。
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,几乎无法替代的。除了常见的饮料瓶、矿泉水瓶,大家生活中也会买一些塑料储存罐之类的来盛装食物。
除了“1号PET”,我们还整理了日常生活中,大家经常接触到其他几类塑料及其使用需要注意的几点,供参考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一些可进微波炉的餐盒盒体是可进微波炉的5号PP材质,但盒盖可能是不能进微波炉的材质,因此加热时需要拿掉盒盖,否则也会导致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释放。